單簧管屬於哪一類樂器?
單簧管(英語:Clarinet),又稱豎笛、黑管,是一種木管樂器,從夏盧摩笛(法語:Chalumeau,一種古代的單簧低音樂器)發展而來的,形成於17世紀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國的長笛製造家丹納(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發明的。最早為人所知的單簧管音樂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羅傑(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內。從大約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樂隊採用。現代單簧管則是在1800—1850年發展而成的。單簧管由於音域寬,管樂隊或以管樂為主的軍樂隊的首席通常由單簧管手擔任。
單簧管的管身通常用非洲黑檀木製造,亦有由其他木料、塑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接駁筒,管體成圓筒形,並可裝拆,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
單簧管擁有極闊的音域,差不多有4個八度,能涵蓋人聲的絕大部分範圍,在任何的音區,其音量的大小都能控制自如,相比雙簧管,單簧管更能處理大幅度的旋律變化。單簧管在不同音區都有獨特的音色:低音區深沉,中音區渾厚,高音區明亮,音色又接近人聲,適合表現各種音樂性格,是樂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