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痛(myalgia)為全身廣泛性的疼痛,是成人就醫的常見原因,很多情況下是以肌肉骨骼症狀為主要表現。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1.多發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

PM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常隱匿起病,病情於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發展至高峰。骨盆帶肌及肩胛帶肌最易受累,患者感到對稱性近端肢體無力,尤其髖週及大腿無力,難以蹲下或起立。當肩胛帶肌群受累時雙臂難以上舉,受累肌肉逐漸出現肌萎縮,有些患者伴有自發性肌痛及肌肉壓痛,半數發生頸部肌肉無力,1/4可見吞嚥困難,常見關節痛、晨僵、體重減輕和發熱等全身症狀。在多發性肌炎臨床表現的基礎上,出現典型的皮疹即可診斷皮肌炎。

2.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廣泛的肌痛和肌肉壓痛可見於40%~80%的SLE患者,症狀主要累及近端肌肉,以三角肌和股四頭肌為主,通常在疾病加重時明顯。 5%~11%的SLE患者合併肌炎,臨床表現與多發性肌炎相似,主要症狀為瀰漫性肌痛、肌壓痛、肌無力,以近端肌受累明顯;若合併皮膚表現,症狀可與皮肌炎相似。相當一部分SLE患者在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抗瘧藥物治療時可出現藥物相關性肌炎,糖皮質激素尤為多見,較SLE本身合併的炎症性肌炎更常見。

3.類風濕關節炎(RA)

類風濕關節炎有全身廣泛性疼痛,多分佈於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伴晨僵及關節腫脹。大多數患者有肌無力,但無肌肉壓痛。嚴重複發的活動性患者是例外;該症狀在其嚴重的程度上類似血管供血不足(缺血性疼痛)。實驗室檢查包括類風濕因子、血沉、關節x線片等有特徵性改變。

4.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肌痛是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患者的常見症狀。有時候炎性肌病可見於抗UlRNP抗體陽性的患者,而此類患者並無MCTD典型的臨床表現,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的肌無力、肌電圖或肌酶的改變。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