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 (Vitamin C)的結構類似葡萄糖,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兩個相鄰的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而釋出H+,故具有酸的性質,又稱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維生素C 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但其反應是可逆的,並且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但脫氫抗壞血酸若繼續氧化,生成二酮古樂糖酸,則反應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

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複雜,直觀來看,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主要是由一個五元內酯環及其側鏈組成。由於維生素C是由開鏈型蘇糖型-2,3,4,5,6-五羥基-2-己烯酸1位上的羧基與4位上的羥基脫去一分子水縮合成環,因此,維生素C的化學名稱為:蘇糖型-2,3,4,5,6-五羥基-2-己烯酸-4-內酯。在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的2,3,4,5,6位各連有一個羥基,在2,3位間夾有一個雙鍵,在1,4-位有脫水縮合的內酯結構。由於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的連二烯醇結構,使整個分子呈現出酸性,因此,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

維生素C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的水溶性維生素,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C是可以起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