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英文:Kashmir,印地文:कश्मीर,烏爾都文:کشمیر),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英文:Jammu and Kashmir),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的過渡地帶。

克什米爾位於南亞西北部,東面與中國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與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巴基斯坦管轄區與中國交界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克什米爾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匯場所,佛教和印度教都在此地得到發展。首府斯利那加重建於孔雀王朝的城市遺址之上。 14世紀伊斯蘭教傳播至克什米爾。 1339年該地區建立賽義德王朝,信奉伊斯蘭教。 19世紀克什米爾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但先後置於杜蘭尼王朝、莫臥兒帝國、大清帝國(中國)和錫克帝國的統治之下。

克什米爾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而今泛指克什米爾谷地、查謨、拉達克(中國領土)、蓬奇、吉爾吉特和巴爾蒂斯坦的廣大地區,其中克什米爾谷地土壤肥沃,是克什米爾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居民主要為穆斯林,查謨的居民主要為印度教徒。

1947年前為英屬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別獨立時,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未獲解決。 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衝突。 1949年劃定停火線。巴基斯坦控制區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二,人口約四分之一,其餘為印度控制區。 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兩次印巴戰爭,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為印度佔領。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