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一種傳染病。依傳染性的致病生物體不同而分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元朝皇帝元順帝和唐朝皇帝唐太宗便是死於痢疾。

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裡急後重、膿血樣大便、發熱。皇帝唐太宗便是死於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於痢疾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假膜性腸炎(纖維素性炎)。痢疾桿菌由上皮細胞直接侵入腸粘膜。病變多局限於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內,以大量纖維素伸出形成假膜性炎為特徵,假膜脫落伴有不規則淺表潰瘍。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菌痢主要是通過帶菌者的手傳播擴散。經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發於夏季。細菌性痢疾流行範圍廣,傳播快,發病率高。發病多見於青少年及小童。病後僅有短暫和不穩定的免疫力,人類對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該病爆發流行,特別是洪澇災害地區,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發生流行。菌痢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期。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