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音症是什麼?
恐音症照字面解釋就是“害怕聲音”,又稱“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徵”,是指患者對某種聲音難以容忍,甚至深惡痛絕。恐音症通常有個觸發點,這個觸發點可能是某種口頭髮出的聲音,比如,咀嚼聲,口哨聲;也可能是人們製造出來的某種惱人的聲音,比如用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
當患有恐音症的人聽到那種讓他們憎惡的聲音時,會立即出現負面的情緒反應。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是一般的不適感,也可能是極度的焦躁,或者勃然大怒、極度恐慌。遇到觸發他們恐音症的聲音時,這些人可能會對這個聲音來源表現出憤怒、防範、攻擊或者疏遠的舉動。
《當代生物學》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恐音症可能與大腦前扣帶皮層和島葉皮層的神經信號異常有關。科學家認為,恐音症並不是耳朵傳導聲音的問題,而是大腦處理聲音時出現了問題,在整合各種感覺、記憶、情緒和認知的過程中出現某種缺陷。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針對恐音症的系統性治療方案。不過一些經典的行為及藥物治療依舊可以派上用場。其中最容易實踐的莫過於改變自己應對聲音的方式:不要因為害怕情緒失控而讓自己與世隔絕,也不要莽撞地直接與人發生衝突,相反,戴上耳塞聽段音樂、將注意力轉移至自己發出的聲音,等等,都是積極的解決方案。
更多信息:
www.cdstm.c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