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是一種日本傳統美食。日本古代時候的壽司,是用鹽和米醃製的鹹魚,後經演變形成如今的壽司。 “壽司”在日本古代寫作“鮨”(すし),原本是鹹魚的意思。 “壽司”這一名稱,是由於在祝賀的酒席上,「すし」被大家極力稱讚,認為是“掌管壽命”的事物,所以就作為「すし」的假借字從江戶末期開始使用。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在古代東南亞、中國沿海都有和壽司製作工藝相似的食品,但形態卻不同。日本壽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與生魚片、黃瓜、肉鬆、焦蔥為主,配上芥末、辣根、醬油、醋。而在中國沿海有一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糰,叫做糍飯棒,用一層熟面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相傳糍飯棒來自春秋時期的越國(浙江地區),屬於古越民的傳統美食。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