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的《阿里亞哈塔曆書》是關於什麼的著作?
阿耶波多(或譯阿里亞哈塔,阿耶波多一世,公元476年-550年)是5世紀末印度的著名數學家及天文學家。他的作品包括《阿里亞哈塔曆書》,分為四部分。書中提供了精確度達5個有效數字的圓周率近似值。此外,他還根據天文觀測,提出日心說,並發現日月食的成因。另外,印度在1975年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根據阿里亞哈塔曆書,阿耶波多於印度紀元中的爭鬥時3,600年(公元499年)寫成該書,當時他23歲。這表示他出生於公元476年。阿耶波多並未說明其出生地點。唯一的相關信息來自婆什迦羅第一,他描述阿耶波多為“āśmakīya”,亦即“屬於阿薩瑪卡國的人”。在佛陀在世期間,有一支阿薩瑪卡人住在訥爾默達河和哥達瓦里河之間,阿耶波多被認為是出生於該地。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阿耶波多出生在喀拉拉邦的科東格阿爾盧爾,並提出一些天文上的證據來支持其論點。
阿耶波多曾前往庫什馬布拉進修,並在那裡生活了一段期間。根據印度教與佛教傳統,以及包含婆什迦羅第一的一些學者,皆認為庫什馬布拉就是巴連弗邑,也就是現在的巴特那。有段詩句提及阿耶波多曾領導一所位於庫什馬布拉的學院(kulapa),而由於當時那爛陀大學位於巴連弗邑,而且設有天文觀測站,因此有學者推測阿耶波多也曾領導那爛陀大學。阿耶波多也曾在位於比哈爾邦塔熱嘎那的一間太陽神廟建立一座天文觀測站。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