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科(學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蟲)裡面的一個科,該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俗稱螢火蟲,又稱火金姑(閩南語)、火焰蟲(客語)、遊火蟲(江蘇)、亮火蟲(四川)、火火蟲(雲南);古稱耀夜、景天、熠燿等。該科里很多種蟲能發光,但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就會被稱為螢火蟲。所以,狹義的螢火蟲單指螢科,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光螢科(Phengodidae)和其他科的一些種。

生物發光現像是在生物體內,由於生命過程的變化,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而發光的現象。生物發光在英語中名為bioluminescence,該詞為合成詞,是由希臘語中代表生命的bios與拉丁語中意為光的lumen組合而成。大部分發光與三磷酸腺苷(ATP)有關,發光的化學反應不限於在細胞內外發生。對於細菌,發光相關基因的表達被名為發光操縱子(Lux operon)的一種操縱子控制。有生物發光現象的物種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獨立出現過30次以上。生物發光現像在海洋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生物及陸生生物上都有發現。共生生物中也有發光生物的踪跡。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