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洞穴學協會(IUS,即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peleology)的定義,洞穴是指人能進出的天然地下空間。洞穴是地球自然景觀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亦是一種獨特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產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而研究其形成、形態特徵、發展演化以及開發利用的科學就是洞穴學,英語叫“Speleology”。在中國,尤其在南方岩溶山區,洞穴的調查、探測、及其形成和開發利用研究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社會經濟價值。

1936年英國洞穴學協會成立,標誌洞穴學的正式形成。此後進入迅速發展階段。 1949年成立世界常設洞穴委員會。 1953年在巴黎舉行第一屆國際洞穴學會議。 1965年在盧布爾亞那舉行第四屆國際洞穴學會議,並成立國際洞穴學協會。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