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二大的海灣是什麼?
哈得遜灣(英語:Hudson Bay),又稱哈得孫灣、哈德森灣,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海灣。位於北冰洋的邊緣海,伸入北美洲大陸的海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東北經哈德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與福克斯灣相連並通過其北端水道與北冰洋溝通。南北長約1375千米,東西寬約960千米。面積81.9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約100米,最大深度274米。因地處高緯度,深居內陸,所以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12.6℃。水溫低,除8、9月表水溫度可達3—9℃外,大部分時間海面封凍。鹽度為24‰。海流攜冰塊自福克斯灣流入,從哈得孫海峽流出,匯入拉布拉多寒流,呈反時針環流。
1610年為英國航海家亨利·哈德遜尋找通往亞洲的西北航道時發現,故名。哈得遜灣灣底淺平,平均深100米(330呎),最深處約270米(900呎)。沿岸為永久凍土地帶,東東北部地勢高峻,南部詹姆斯灣沿岸有針葉林,但大部分海岸生長白樺、柳樹、白楊及灌木叢。
海灣東、西兩岸居住著愛斯基摩人,他們以捕魚(鱈、鮭、大比目魚)和狩獵(海豹、海象、北極熊)為生。產鱈魚、大比目魚和鮭魚。海灣四周有許多小的皮毛貿易站。西岸的丘吉爾港為主要港口,有鐵路通加拿大南部。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