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最小的恐龍(不包括現代的鳥類)是近鳥龍(Anchiornis)。近鳥龍是中國遼寧省建昌縣大西山發現的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羽毛恐龍,屬於小型獸腳類恐龍。近鳥龍生活在一億六千萬到一億五千五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在其前後肢上都分佈著奇特的飛羽,據推測飛羽的顏色可能相當華麗,像它這樣全身披羽的現象,在已經滅絕的物種中尚無先例。成年近鳥龍的標本的長度大概為34厘米(13英寸)左右,體重能到110克(3.9盎司)。然而,恐龍的大小通常是不確定的,因為可用的材料往往是不完整的。

傳統考古學憑化石推敲恐龍外觀,準確度成疑。然而香港大學經過三年多的研究,利用最新的激光技術,分析了恐龍化石的骨骼軟組織,重塑了首個近鳥龍的詳細身體輪廓。研究發現,近鳥龍的翅膀軟組織及形狀都與現代鳥類有相似之處,近鳥龍有可能是鳥類的祖先。

更多信息: en.m.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