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英語:Blue moon)原為西方概念,是不依照規則在日曆中出現的滿月,相對於陰曆的置閏。大部分的西曆年中只有12個滿月,大約是每月有一次滿月。但每隔2或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這個額外的滿月就稱為藍月,但不同的定義會使這個額外的滿月出現在不同的時刻。在Google搜索“once in a blue moon”,會得到計算結果為1.16699016×10-8赫茲,即出現藍月的頻率。目前最通俗的定義是出現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每一個西曆年除了包含12個陰曆月之外,還多出了大約11天。這多出來的天數累積,使得每隔2到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平均是2.718284年發生一次)。而在農曆,每隔2到3年就會以插入一次置閏。當兩個農曆十五(滿月)在西曆同一個月份中出現,該月第二個滿月在西方稱為藍月。因此無論是西曆或農曆,每2到3年都會有13個滿月的年份 。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