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在哪裡找到懸雍垂?
懸雍垂(uvula)為解剖部位名稱。出《黃帝內經靈樞·憂恚無言》篇。又名小舌(《喉科秘旨》卷下)、蒂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中(《雜病源流》卷二十四)、喉花(《雜病源流》卷二十四)、蒂中(《雜病源流》卷二十四)、帝中、帝鐘。是軟齶中部游離緣向下突出的部分。張口作“啊”音即可見。其與咽前柱(舌齶弓)、咽後柱(咽腭弓)及喉核(腭扁桃體)共組成喉關。古人認為懸雍垂與音聲有關。 《黃帝內經靈樞·憂恚無言》:“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其懸垂如小舌狀的軟組織,吞嚥時隨同軟齶向上收縮,防止食物由口腔竄入鼻腔。
腭(palate)為口腔上壁,分隔鼻腔與口腔。可分為硬腭和軟齶兩部分。硬腭是以骨質為基礎,表面覆以粘膜;軟齶(soft palate)連於硬腭之後,位於腭的後1/3,主要由腭腱膜、腭肌、腭腺、血管、神經和黏膜構成。軟齶的前份呈水平位;後份斜向後下稱腭帆velum palatinum。腭帆後緣游離,其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稱腭垂(uvula)或懸雍垂。
更多信息:
www.wiki8.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