鐙骨是中耳的一塊聽小骨,存在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這塊骨頭形如馬鐙,貼在卵圓窗上,負責將聲波震動由此處傳送至內耳。鐙骨是人體最小且最輕的骨頭,其英文名稱“stapes”即為拉丁文的馬鐙。

鐙骨是中耳三塊聽小骨中的最後一塊,以環形韌帶和卵圓窗相連。它狀似馬鐙,足板(即底部)座落於卵圓窗,頭部和砧骨形成關節,頭部和足板間以前腳和後腳連結。鐙骨和砧骨間則為砧骨鐙骨關節。鐙骨是人體最小的骨頭,大小約3 x 2.5毫米,頭部到足板的軸較長。

鐙骨位處砧骨和內耳之間,負責將來自砧骨的震動傳到卵圓窗;卵圓窗是通往內耳的通道,有一層膜分隔內耳和中耳。由於鐙骨足板和卵圓窗的面積比鼓膜小很多,因此能增加中耳對內耳的壓力,克服卵圓窗傳遞聲波時面臨的阻抗。

鐙骨肌附著在鐙骨頸上,負責維持鐙骨的穩定,由顏面神經支配。鐙骨肌收縮將使鐙骨較不易震動,從而防止過強的聲音對內耳造成傷害。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