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人工有舵雪橇線路是在哪兒建立的?
有舵雪橇(Bobsleigh,Bobsled)起源於瑞士,由無舵雪橇發展而來。有舵雪車在第一屆冬季奧運會中即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雪車用金屬製成,形如小舟,車首覆有流線型罩,因此也得名“雪地之舟”。車底前部是一對舵板;上與方向盤相接,車底後部為一對固定平行滑板。車尾裝有製動器。現今冬奧會比賽項目雪車是原來的有舵雪橇與平底雪橇(無舵雪橇)項目。原來的國際有舵雪橇與平底雪橇聯合會,亦改稱為國際雪車聯合會。冬奧會設雙人座和四人座(1924年列入)兩個比賽項目,僅限男子參加。比賽時每隊下滑4次,以4次比賽的總時間計算名次,時間少者為勝。
18世紀80年代,兩位美國考察人員惠內(Stephen Whiney)和蔡爾茲(LP Childs)在瑞士的聖莫里茨(St. Moritz)將兩個無舵雪橇前後用木板釘在一起,前面的用於控制轉彎,並進行了一次比賽,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1903年第一條人工有舵雪橇線路在聖莫里茨建成。國際有舵雪橇和平底雪橇聯合會成立於1923年11月。初期還包括無舵雪橇運動,直至1957年無舵雪橇運動才單獨分出,另成立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