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作品為《尼古拉·特爾普教授的解剖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由倫勃朗於1632創作。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早年從師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鄉開設畫室。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領域。

倫勃朗的創作成熟期為阿姆斯特丹時期(1632-1648),即從1632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到1640年。他的成名作《尼古拉·特爾普教授的解剖課》(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繪畫陳列館),突破了團體肖像畫呆板的程式,在構圖和人物神情上處理得逼真而又生動。這時期的大量宗教畫,均表現世俗內容,具有巴洛克畫風。 1636年所作《參孫被弄瞎眼睛》,因表情刻畫細膩而復雜,被評論家形容為相當於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夫人。類似的傑作還有《畫家及其妻莎士基亞》、《懷抱薩斯基亞的自畫像》(藏德累斯頓畫廊)等。

倫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而且幾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畫中出現過。倫勃朗在繪畫史——不獨是荷蘭的而是全歐的繪畫史上所佔的地位,是與意大利文藝復興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歐的民族性與民族天才。造成倫勃朗的偉大的面目的,是表現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種特殊技術。明暗法,這名詞,一經用來談到這位畫家時,便具有一種特別的意義。換言之,倫勃朗的明暗和文藝復興期意大利作家的明暗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的。法國十九世紀畫家兼批評家弗羅芒坦(Fromentin)稱他為“夜光蟲”。又有人說他以黑暗來繪成光明。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