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萊登堡而得名。現在保存的勃萊登堡門是一座古典復興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勃萊登堡門遭到嚴重損壞,門頂上的女神及駟馬戰車亦被盟軍炸毀。 1945年5月蘇聯紅軍正是穿過此門攻入柏林,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國會大廈,宣告了第三帝國的滅亡。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曾於1956-1958年全面修復勃萊登堡門。東、西柏林的文物修復專家根據在二戰中搶拓下來的石膏模型和檔案照片重新鑄造了一套駟馬戰車及女神鵰像,民主德國政府在安裝時去掉了女神權杖中的鐵十字架和普魯士鷹鷲。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國政府圍繞西柏林修築了一道圍牆,封鎖了勃萊登堡門,並在東、西柏林分界處建起“柏林牆”,勃萊登堡門處在東、西柏林的交界點上,成了柏林牆的一部分。柏林牆在勃萊登堡門後劃了一道弧形並向左右兩邊延伸將整個柏林隔成兩半。作為德意志統一象徵的勃萊登堡門成了軍事禁區,也成了德國分裂的標誌。

1989年12月31日,兩德重新統一前夕,勃萊登堡門重新開放。 1992年,經過徹底維修後的銅車馬及女神像又重新安放在勃萊登堡門上。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