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參加了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英語:Hundred Years' War;法語:Guerre de Cent Ans)是1337年至1453年期間,發生在金雀花王朝治下的英格蘭王國和瓦盧瓦王朝治下的法蘭西王國之間,針對法蘭西王國統治權的戰爭。
這是中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戰爭,騎士精神由此興起,戰爭結束後衰落。另一方面,它也幫助英法兩個國家發展出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它是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長達116年,歷經五代統治者,最後由法方勝出。
英法兩國間的緊張局勢可以追根溯源至英格蘭王室的出身。英格蘭王室是來自法蘭西之諾曼底的諾曼人。因此,英格蘭的統治者歷來不僅僅只繼承著英格蘭的王位,同時也繼承著諾曼底公國的公爵頭銜和相應的土地,但對法蘭西土地的擁有讓他們成了法蘭西的附庸。在百年戰爭中,如何判定英格蘭國王位於法蘭西的封地是他們衝突的核心。法蘭西想盡辦法,試圖剝離英格蘭在法蘭西的封地,英格蘭與蘇格蘭交戰時更是如此。在漫長歲月中,英格蘭在法蘭西的領土發生了很多變化。到了1337年,只有加斯科涅仍然留在英格蘭人手中。
在百年戰爭中,幾場壓倒性的勝利,比如克雷西會戰、普瓦捷戰役、阿金庫爾戰役,令英格蘭看起來形勢大好,因此其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不斷投入財力物力。但是,資源更雄厚的法蘭西王室阻止了英格蘭國王的全面征服。從1429年起,法蘭西的取得的決定性勝利,比如奧爾良之圍、帕提戰役、福爾米尼戰役、卡斯蒂隆戰役,令英格蘭失去了他們在歐洲大陸上大部分的領土,勝利的天平最終向法蘭西傾斜。
百年戰爭具有多方面的歷史意義。戰爭結束後,封建的陸軍被大範圍地取代為職業的兵團,貴族的統治屈從於軍隊的人力和武器帶來的民主。雖然這是兩個王室間的衝突,但戰爭也給英格蘭人和法蘭西人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衝擊。不少新的戰術和武器也因此戰而發明。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