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未來獨裁者在轉變成馬克思主義者前正在接受牧師訓練?
約瑟夫生於俄羅斯帝國第比利斯省西部哥里城(今格魯吉亞甚達-卡特利州首府),在家中排行第三。早期他父親頗為富裕,擁有自己工廠,但酗酒無度還經常家暴、毒打妻兒。及後家庭財政轉差,他隨父母多次搬家。 1888-1894年第比利斯正教小學讀書。 1894年15歲時,他通過入學考試進入第比利斯一所東正教中學第比利斯聖靈神學校讀書;母語是格魯吉亞語,在那裡他精熟俄語,但講俄語時仍帶有格魯吉亞口音。接受了七藝類學科,如文法、修辭、幾何、代數、邏輯、觀星(天文)、希臘語(正教必修)、美術、音樂、擊劍、射擊、游泳等課程教育,成績不是滿分5分,就是4分,還自學了亞美尼亞語和馬術。 1895年他開始接觸到一些革命書籍,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 1898年8月,他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899年,因無法支付突漲的學費,最終放棄考試,被學校開除。隨後他供職於第比利斯氣象觀測台,積極參與革命。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裂,他選擇加入以弗拉基米爾·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一邊。 1905年12月,斯大林參加在芬蘭坦佩雷舉行的坦佩雷會議,與列寧首次見面。 1906年4月參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與終生相識伏羅希洛夫、捷爾任斯基、季諾維也夫結識。此後,他回到高加索地區,成為主要革命活動者,組織罷工、發放傳單,為布爾什維克活動募集資金,為之而搶劫銀行、綁架、敲詐。 1906年夏天,他和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結婚,不久首個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誕生。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