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地球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6.6億人口。地球質量約為5.97×1024千克,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的密度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地球同時進行自轉和公轉運動,分別產生了晝夜及四季的變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轉一周,一太陽年公轉一周。自轉軌道面稱為赤道面,公轉軌道面稱為黃道面,兩者之間的夾角稱為黃赤交角。地球僅擁有一顆自然衛星,即月球。

中文“地球”一詞最早出現於明朝的西學東漸時期,最早引入該詞的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他於《坤輿萬國全圖》中使用了該詞。清朝後期,西方近代科學引入中國,地圓說逐漸為中國人所接受,“地球”一詞(亦作“地毬”)被廣泛使用,申報在創刊首月即登載《地球說》一文。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