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公國(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簡稱“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內陸袖珍國家,處於瑞士與奧地利兩國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全國祇有西側約三分之一的面積位在平坦的河谷裡,其餘地區大都屬於山地。列支敦士登國土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37910人(2018年)。

列支敦士登的領土曾經是羅馬帝國瑞提亞(Raetia)行省的一部分。 1719年1月,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將許內勒貝格莊園與瓦杜茨郡合併成立一個獨立的小型大公國,賜名為列支敦士登;1800年—1815年拿破崙戰爭時期,列支敦士登遭到法蘭西第一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侵略;1806年,列支敦士登成為主權國家,1866年獲得獨立。

列支敦士登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官方語言是德語但與德國沒有交界的國家,維持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國內不設常規軍,關稅由瑞士管理。列支敦士登雖然土地狹小、人口稀少,但卻擁有非常高的國民收入水平;2014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3.88億美元。郵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產品,郵票產業是該國的支柱產業。

2011年,列支敦士登決定將允許出租整個國家,每晚租金是4萬英鎊(約42.5萬人民幣)。該國的臨時“擁有者”會在議會儀式上得到一把象徵性的鑰匙,然後就可以使用土地,甚至調用當地警察 。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