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的十二使徒中誰是早期教會的第一位領導者?
彼得(Saint Peter,天主教中文譯伯多祿或伯鐸,正教中文譯裴特若,唐朝景教譯岑穩僧伽法王,1年-67年6月29日),基督教創始者耶穌所收的十二使徒之一,初代教會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有兩封書信被收入新約聖經,另外,寫馬可福音的馬可是他的門徒。
天主教會認為他建立了羅馬教會,是羅馬教會的第一位主教,也就是天主教會第一任教宗。基督新教則認為這個說法沒有證據。
按照《新約聖經》記載,彼得是加利利海邊的一位漁夫,本名西門,由兄弟安德肋帶領認識耶穌。耶穌給他改名為磯法,即亞蘭文“磐石”的意思,翻譯成彼得,又稱伯多祿。他開始跟隨耶穌,承認耶穌是神之子,是耶穌最親近的門徒之一,福音書中對十二門徒的記載以彼得最多。耶穌被捕以後,他失去信心,別人問他是否是耶穌的門徒,他三次否認,正如耶穌預言的一樣。耶穌復活以後,他重新堅定信心。耶穌升天以後,他開始講道,傳講福音,他大傳耶穌是救世主、也就是彌賽亞,也就是基督的好消息,並成為教會的領導人。按照教會傳統說法,他後來在尼祿逼迫基督教的時候到了羅馬傳福音,不久之後殉道,官府依他的要求將其倒釘十字架而死,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配像耶穌一樣端正地釘十字架。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