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金星在古文明被視為啟明星(晨星)和長庚星(昏星),反映出在早期假設這是兩顆不同的天體,所以各自有自己的名稱。在公元前1581年的金星碑都表明巴比倫人知道這兩個天體其實是相同的,在這塊板上稱之為明亮的天空女王,可以支持這一觀點和細緻的觀察。直到公元前六世紀的畢達哥拉斯,希臘人都認為這是兩顆不同的天體,凌晨的被稱為磷光體,日落後的才稱為金星(Hesperus)。羅馬人稱凌晨方位的金星為曉星(Lucifer),字面上的意思是光明使者,晚上的是金星(Vesper),兩者都是承襲希臘名字字面上的翻譯。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