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屬是甲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當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現,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末期,約6800萬到6550萬年前,甲龍分佈在整個美國和墨西哥地區,在這些地區甲龍較為常見。雖然沒有發現完整的甲龍骨骼化石,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其他甲龍科也有同樣的特徵,如重裝甲的身驅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龍卻是這個科內最大型的物種。它的裝甲甚多、但是體重只有2噸到4噸,非常輕量級,並且身高比同類型恐龍低、方便用甲殼保護自己柔軟的腹部。甲龍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幾塊大型皮內成骨組成,與最末幾節尾椎癒合而成。尾槌是非常重的,以最末7節尾椎支撐,彼此癒合形成一支堅硬的棒子。連接這些尾椎的厚肌腱亦在化石化過程被保存下來,這些肌腱是部分骨質的,不易彎曲,可以將力量傳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個主動的保護武器,可以對施襲者的骨頭造成重擊。在2009年的一個研究顯示,在結構上,甲龍科的尾槌是可以揮動的,大型尾槌可以對肉體、骨頭造成嚴重傷害,但中、小型的尾槌所造成的傷害有限。目前仍無法解釋,尾槌是用在物種內的打鬥行為、抵抗掠食動物、或是兩者兼有。亦有研究指出這個尾巴可以作為頭部的偽裝,但這個建議卻倍受批評。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