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地球上的一天長度發生變化,並改變了地球的整體質量分佈。

根據最新的數據分析,這場里氏9.0級特大地震加快了地球自轉,從而縮短了一天的長度。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地球物理學家理查德·格羅斯(Richard Gross)的估算,縮短的幅度大約是1.8微秒。

考慮到此次地震對地球內部的整體質量分佈造成何種影響,格羅斯之前的計算值是大約1.6微秒,不過他後來根據最新的資料進行了修正。 1微秒等於100萬分之一秒。

他說:“通過改變地球內部的質量分佈,日本大地震導致地球自轉加速,從而縮短了一天的長度,幅度約為1.8微秒。”當然,隨著更新的進一步的數據匯總過來,或許還會有更新的修正。

這種情況很像是花樣滑冰的運動員在做旋轉動作時收緊自己的雙臂,從而加快旋轉速度。在地震中,地球質量的分佈越向赤道地區集中,地球就會轉的越快。

地球上的一天長度約為24小時,或86400秒。但由於地球質量分佈發生的季節性變化,這一長度是存在輕微差異的。在一年當中,其長度存在大約1毫秒,或1000微秒的差異。這種差異有諸多原因,比如不同季節大氣中高空噴流的分佈就很不一樣,這就會影響地球質量的分佈。

更多信息: tech.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