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通常影響哪個器官?
結核病為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結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會感染身體的其他部分。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此型態感染稱為潛伏結核感染。如果此時沒有適當治療,10%的潛伏感染患者會惡化為開放性結核病,致死率為 50%。結核病的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咳血、發燒、夜間潮熱,以及體重減輕。感染其他器官則可能導致其他症狀。
結核病屬於飛沫傳染性疾病。意即病原體會藉由開放性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過程中所產生的飛沫散佈;而潛伏性結核病患者則不會散佈疾病。開放性結核常發生於鼠疫及愛滋病患者,需藉由胸部X光、顯微鏡檢,及體液培養來進行診斷 。潛伏性結核病患者則可利用結核菌素試驗或血液檢查來診斷。
預防肺結核可透過篩檢高風險者、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及接種卡介苗等方法達成。高風險者包含生活環境中與開放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的人。治療通常搭配不同的抗生素組合做一段時間的治療。近年帶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結核桿菌日益增加。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