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影響的是哪個器官?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乾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後,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多見於青年人和兒童。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常突然發生,程度差異較大,可為不明確的不適或嚴重的刺痛,或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時出現,也可持續存在並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劇。胸痛是由壁層胸膜的炎症引起,出現於正對炎症部位的胸壁。也可表現為腹部、頸部或肩部的牽涉痛。深呼吸可致疼痛,引起呼吸淺快,患側肌肉運動較對側為弱。若發生大量積聚,可致兩層胸膜相互分離,則胸痛可消失。大量胸腔積液可致呼吸時單側或雙側肺活動受限,發生呼吸困難。查體可聞及胸膜摩擦音。
結核中毒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出汗、乏力、食慾不振、盜汗。局部症狀有胸痛、乾咳和呼吸困難。胸痛多位於胸廓呼吸運動幅度最大的腋前線或腋後線下方,呈銳痛,隨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於胸腔內積液逐漸增多,幾天后胸痛逐漸減輕或消失。積液對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乾咳,體位轉動時更為明顯。積液量少時僅有胸悶、氣促,大量積液壓迫肺、心和縱隔,則可發生呼吸困難。積液產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難越明顯,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發紺。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