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蒂爾-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又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是法國著名的攝影家,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1931年廣泛遊歷各地,作品也開始在報紙、雜誌、書籍上陸續發表。偏愛黑白攝影,喜愛萊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標準鏡頭,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同時也是知名的瑪格南圖片社創辦者。他的“決定性瞬間(decisive moment)”攝影理論影響了無數後繼的攝影人。

1952年,布勒鬆的著作《決定性瞬間》出版。在此後,這本書幾乎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法語版Images à la Sauvette,大意為“偷偷摸摸地,慌忙情況下的照片”,名稱由布勒松本人所敬仰的希臘裔法國出版家Tériade所取。英文名“決定性瞬間”則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取。

“攝影與繪畫不同,”布勒鬆在1957年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 “拍攝的那一秒是個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構建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