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縫葉鶯(學名:Orthotomus sutorius):體長9-14厘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棕頂冠而腹白的鶯。尾長而常上揚;額及前頂冠棕色,眼先及頭側近白,後頂冠及頸背偏;背、兩翼及尾橄欖綠色,下體白而兩脅灰。於繁殖期雄鳥的中央尾羽由於換羽而更顯延長。雲南亞種的臉頰及耳羽無細紋;華南亞種的上體色深。虹膜淺皮黃色;上嘴黑色,下嘴偏粉色;腳粉灰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山腳和平原地帶。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3-5只成群。常在樹枝葉間或灌木叢與草叢中、也在地上活動和覓食。性活潑,整天不停地在枝葉間跳來跳去,飛上飛下,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也能從樹上直接飛到地上或從地上飛到樹上覓食。鳴聲單調,其聲似“匹欺、匹欺”或“嘰喲、嘰喲”的哨聲。活動或休息時,尾常常垂直翹到背上,有時甚至在飛行時亦如此。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