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棵樹是從橡子里長出來的?
橡樹又名櫟樹,是對殼斗科櫟屬植物的通稱。全世界共有櫟樹300多種,我國有60種左右。由於櫟樹能適應廣泛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所以在熱帶、溫帶、寒帶都有櫟屬樹種分佈。橡樹生長迅速,抗干旱,少蟲害,無需專人管理,荒山野嶺,沙丘薄地,均可栽種。所結果實,易保存。加工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
橡子很大部分指的是櫟屬植物的堅果,鄂東山區比較多,形似蠶繭,故又稱栗繭。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
我國的橡子資源豐富,有分佈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的遼東棟、 蒙古棟、 懈樹;有分佈在秦嶺、 大巴山、大別山的拴皮棟、麻棟和分佈在南嶺、 五嶺等地的拷儲類等。橡子樹由於耐乾早、 耐膺薄、 萌發力強和種子容易繁殖,在我國大部分山區、 半山區都有分佈。部分橡子樹,如栓皮棟、 拷樹等,開花後當年只形成小幼果就停止發育,第二年才發育成熟。而有些橡子樹,如蒙古棟、 遼東棟、 懈樹等是當年開花結果,當年成熟。橡子的成熟期也因樹種和地 區不同而不一樣。東北地區的橡子一般成熟較早,8 月下旬就開始脫落,9 月上中旬為大量脫落時期。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