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1年的阿瓦雷爾戰役(The Battle of Avarayr),又稱阿瓦拉耶戰役,是亞美尼亞歷史上的一次大敗。他們在戰役中損失慘重,卻也讓波斯對手付出了沉重代價。最終,依靠這場失敗的戰役,亞美尼亞人守住了自己的信仰。

公元5世紀的薩珊波斯帝國國王伊嗣俟二世公開要求亞美尼亞的貴族們放棄原有信仰,這深深觸怒了大部分亞美尼亞人的神經。尤其當進入當地的波斯士兵開始嘗試拆毀教堂,不滿情緒直接被激化成了武裝暴動。亞美尼亞人選舉出貴族瓦爾丹·馬米可尼亞領導他們,並開始為抵抗波斯人的軍事行動而開展努力。

公元451年,伊嗣俟二世的帝國軍隊開始朝著亞美尼亞地區挺進。為了在更多地方推廣自己的拜火教獨尊政策,薩珊君主需要以泰山壓頂之勢來一舉蕩平亞美尼亞。馬米可尼亞為了阻止左翼的頹勢,開始將總預備隊分為兩組使用。結果,當其他部分的戰鬥還未分出勝負時,馬米可尼亞親率的騎兵和步兵預備隊已經殺到了波斯二線位置。但波斯人很快就將第二線的戰象與本族步兵抽調過來。亞美尼亞的追兵只能迎頭撞上這批養精蓄銳的二線,並陷入了更加無望的消耗戰中。發現自己被包圍的馬米可尼亞深知敗局已定,在下令全軍撤退後戰死。但因為他所在位置的隔絕,撤退命令並沒有被及時傳遞出去。中路與右翼的亞美尼亞人繼續戰鬥了很久,才因為體力與兵力的不支再選擇撤退。由於亞美尼亞人頑強的鬥志和泯不畏死的精神,原本期望收穫大屠殺的波斯人也損失慘重。這為後來他們減輕對亞美尼亞的控制,起了關鍵作用。

波斯人雖然打贏了阿瓦雷爾戰役,卻沒有收穫太多他們想要的東西。除去部隊的損耗與戰爭的花費外,亞美尼亞當地的佔領也需要一筆額外的費用。所以波斯人在囚禁了部分亞美尼亞神職人員後,僅僅換上了一位新的總督進行治理。亞美尼亞人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抵抗,最終在公元484年,波斯人不得不與亞美尼亞貴族們達成和解。他們放棄了強制改宗政策,也不再對亞美尼亞本地的教會進行破壞。亞美尼亞人為自己的權利贏得了偉大勝利。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