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兩個歐洲國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
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又名雙元帝國(Duale Monarchy)、二元帝國,13世紀後成為哈布斯堡帝國(Habsburg Empire)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布斯堡帝國實施聯合統治,政治體制為共主邦聯,內部的奧地利、西班牙、匈牙利諸國均為獨立國家,但同奉一位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奧地利改組為帝國,半個世紀後,弗蘭茨一世將匈牙利由王國提升為帝國,二元帝國正式建立。
奧匈帝國與英、法、德、俄並列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其國土面積在歐洲排名第三;總人口數量位於歐洲第三;機械儀器製造業排位世界第四;資源總儲備是歐洲第四;而農產品種類和原油產量位居全歐之冠;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砲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然而,這一帝國從建立伊始就困擾於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導致帝國內部民族起義此起彼伏,並最終爆發了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人民的不滿;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公爵夫婦在薩市大街上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希普刺死,奧匈帝國藉此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德、奧、意“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軍作戰失利,境內各民族紛紛獨立,導致帝國崩潰;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卡爾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
翌日,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奧地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第一共和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奧地利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被劃歸意大利,時至今日,南蒂羅爾人仍想回歸奧地利。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