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歷史上,哪一年被稱為“三帝之年”?
三帝之年(德語:Dreikaiserjahr)是指1888年先後有三位皇帝統治德國。 1888年3月9日,德意志帝國首位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然而,當時腓特烈三世患上咽喉癌,在位僅99天后於6月15日病逝。腓特烈三世29歲的長子威廉二世繼位。德國學童學習1888年時,記憶方法就是“三個8,三個皇帝”(drei Achten, drei Kaiser)。
威廉一世(德語:Wilhelm I,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全名威廉·腓特烈·路德維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是普魯士王國國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在位),1871年1月18日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皇帝。威廉一世少年時期從軍參加反拿破崙戰爭,中年時殘酷鎮壓了護憲運動,號稱屠夫霰彈親王。他繼承普魯士王位後改革軍制,經過三次王朝戰爭而一統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國。他死後因為自身統一德意志的偉大成就,被其孫威廉二世尊為大帝,號稱威廉大帝(William the great)。
腓特烈三世(Frederich III)(1831年10月18日~1888年6月15日),全名為腓特烈·威廉·尼古拉斯·卡爾(Friedrich Wilhelm Nikolaus Karl),德意志帝國皇帝兼普魯士王國國王(1888年3月9日~6月15日在位),由於只在位99天,他也被稱為“百日皇帝”(德語:100 Tage Kaiser)。
威廉二世(德語: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原名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多·阿爾伯特·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是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和普魯士王國末代國王(1888年6月15日~1918年11月9日在位)。他是威廉一世的長孫,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子。他是一戰主要策劃者,和閃電戰計劃的創始人。迫於戰敗和國內的革命壓力,1918年11月28日威廉二世退位,1941年威廉二世在荷蘭多倫病逝。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