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創造了魔方?
魔方,在台灣稱為魔術方塊,在香港和澳門稱為扭計骰,為由匈牙利建築學教授暨雕塑家魯比克·艾爾內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最初的名稱叫Magic Cube,1980年Ideal Toys公司於販售此玩具,並將名稱改為Rubik's Cube。
魔方在1980年代最為風靡,至今未衰,每年都會舉辦大小賽事。截至2009年1月,魔方在全世界售出了3億5千多萬個。面世不久後,很多類似的玩具也紛紛出現,有些出自發明人魯比克,包括二階、四階和五階版本的魔方;有些則是出自他人之手。
魔方廣為大眾喜愛是在1980年代。從1980年到1982年,總共售出了將近200萬個魔方。 1981年,一個來自英國的小男孩,派翠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寫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夠復原魔方的書,總共售出了將近150萬本。據估計,1980年代中期,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玩魔術方塊。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