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管(英語:transistor),早期音譯為穿細絲體,是一種類似於閥門的固體半導體器件,可以用於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製和許多其他功能。在1947年,由約翰·巴丁、沃爾特·布喇頓和威廉·肖克利所發明。當時巴丁、布喇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管;肖克利則是發明PN二極管,他們因為半導體及晶體管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晶體管由半導體材料組成,至少有三個對外端點(稱為極),(C)集電極、(E)發射極、(B)基極,其中(B)基極是控制極,另外兩個端點之間的伏安特性關係是受到控制極的非線性電阻關係。晶體管基於輸入的電流或電壓,改變輸出端的阻抗,從而控制通過輸出端的電流,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流開關,而因為晶體管輸出信號的功率可以大於輸入信號的功率,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子放大器。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