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附在角膜表面淚液層上的鏡片,可以矯正視力、減緩近視眼進一步發展。

把鏡片直接戴在眼球的想法,早在1508年被達芬奇提出,1636年笛卡爾(René Descartes)亦有相近的建議。 1887年,德國科學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製造出第一隻玻璃隱形眼鏡,但由於其透氧率過低,易引發角膜炎等眼睛疾病。 1938年,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為材料,製造出第一副全塑膠隱形眼鏡,1940年位於美國紐約的Obring以壓克力系的plexiglass發展全塑膠隱形眼鏡。 1961年捷克化學家Otto Wichterle發明軟性隱形眼鏡。 1970年推出透氣性硬性隱形眼鏡(RGP),直徑小(9mm左右),又是高透氧材料,是隱形眼鏡喜好者理想的選擇。 2004年,已有超過一億二千萬的人口使用隱形眼鏡。而隨著具備妝容功能的隱形眼鏡被發明,使用人數不斷提升。

隱形眼鏡可分為許多種類,依材料可分為硬性及軟性隱形眼鏡,依據配戴時間,則可分為長戴型與日戴型,依據鏡片壽命,則可分為即棄型與長期使用型。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