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開始,捷克總統由眾、參兩院議員投票選出,任期5年,可連任一屆。 2012年8月,捷克國會修改了總統選舉法,實行直接選舉制,自2013年開始實施。

捷克歷史上首次總統直選於2013年1月舉行,共有9人角逐參選。在1月11日和12日的首輪選舉中,沒有任何一名候選人贏得絕對多數選票,因此首輪得票最多的米洛什·澤曼和來自傳統、責任、繁榮黨的卡雷爾·施瓦岑貝格(現任副總理兼外長)進入1月25日和26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最終米洛什·澤曼以2,717,405張選票(得票率54.8%)戰勝獲得2,241,171張選票(得票率45.19%)的卡雷爾·施瓦岑貝格。

澤曼的競選理念主要包括:呼籲現政府停止實施財政緊縮政策,反對政府的養老金改革和提高稅收計劃,他認為政府應進行更多的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

BBC分析認為,澤曼贏得了經濟重創地區的貧窮與年長選民的支持,施瓦岑貝格則獲得了城市裡的精英階層的選票。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