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自然是人類使用的最有力的藥品”這句名言的作者?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國小說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營房謠》、《七海》,小說集《生命的阻力》和動物故事《叢林之書》等。 1907年吉卜林憑藉作品《基姆》獲諾貝爾文學獎,當時年僅42歲,是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理由:“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他生於印度大城市孟買, 父親曾是孟買英國藝術學校雕塑學教授,後任拉合爾藝術學校校長和博物館館長。親戚中有不少是畫家,家庭環境對他繪畫愛好和藝術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吉卜林6歲時被送往英國,在一家兒童寄養所住了5年,後來他把那裡的可怕情景寫進了《黑羊咩咩》(1888)。 1877年,吉卜林進入“聯合服務學院”,這是一所專門為英國培訓海外軍事人員的學校。條件比較艱苦,那裡的情況後來被寫進《斯託基公司》(1899)。他在這裡除學軍事知識外,還喜歡讀丁尼生和斯溫明的詩,開始進行詩歌創作。 1881年,他的父母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出版了他這時期的習作,題名為《學生抒情詩》。 1882年17歲中學畢業返回印度,父親為他在拉合爾找了份工作,擔任拉合爾市《軍民報》副編輯。他敏銳地觀察印度的風土人情,把見聞寫成小品文和輕快詩,發在他為之工作的報紙上。 1884年9月,吉卜林發表了他的第一個短篇《百愁門》,從此便不斷發表詩歌和短篇小說。 1888年,他出版了《山中的平凡故事》、《三個士兵》、《加茲比一家的故事》等七部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說集。作品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清新自然,曾使當時英國讀者耳目一新。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