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是倫敦塔中最古老的建築,宏偉的白塔最初由征服者威廉於11世紀末建造。這位大敗撒克遜國王哈羅德的諾曼底國王在全英格蘭修築了堅固的城堡以鞏固他的勝利。他為倫敦選的地址是在泰晤河岸的前羅馬人營地,公元1078年,他將建築工程委託給羅切斯特主教貢多爾夫,這一工程被威廉·菲茨斯蒂芬在他寫於12世紀的《編年史》中描繪為“十分偉大而堅固的馬拉丁塔”。

塔為諾曼底式三層建築,東西長35.9米,南北寬32.6米,高27.4米。因亨利三世時塗成白色,故名白塔。塔四角建有塔樓,除東北角塔樓為圓形外,其餘 3個均呈方形。 12~13世紀又進行擴建,以白塔為中心,四周建內外兩層城牆,設多座防禦性建築。

自1140年起該塔就成為英國國王的重要宮殿之一。 17世紀初詹姆士一世是最後一位住在該處的國王。白塔內的聖約翰教堂是倫敦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也屬諾曼底式建築。這座塔是保衛或控制全城的城堡;是舉行會議或簽訂協約的王宮;是關押最危險的敵人的國家監獄;是當時全英國唯一的造幣場所;是儲藏武器的軍械庫;是珍藏王室飾品和珠寶的寶庫,也是保存國王在威斯敏斯特法庭大量記錄的檔案館。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