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一世,是羅馬帝國皇帝,史稱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5年左右,2月27日生於上麥西亞行省的內索斯(今南斯拉夫的尼什),306年其父(西羅馬帝國皇帝)死後,被軍隊擁立為皇帝。 323年與東部皇帝決裂,並於324年統一帝國,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統治者,337年5月22日卒於尼科美底亞,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在臨終前受洗為基督教徒。

弗拉維·瓦萊里烏斯·奧勒里烏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羅馬皇帝,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

曾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其背景是基於政治的意圖,想要爭取廣大的基督徒的支持,並對幼發拉底河防務進行監督。於公元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將該地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305年其父君士坦提烏斯·克洛盧斯成為帝國西部的奧古斯都(皇帝)。

君士坦丁隨父轉戰於不列顛。 306年父死,在不列顛由軍隊擁立為奧古斯都。 312年侵入意大利。後與東羅馬皇帝V.L.李錫尼結盟。 316年奪取李錫尼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 。 324年在亞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大敗李錫尼,從而最終戰勝了所有帝位競爭者,成為帝國的獨裁統治者。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