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水晶宮的建築師?
水晶宮與世博會於1851年同時誕生,水晶宮是英國倫敦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 “水晶宮”建成於1851年,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內,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 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在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表示它的燒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2013年10月5日,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表示,計劃斥資5億英鎊(約49.46億人民幣),在原址重建這一地標性建築,曾輝煌一時的“水晶宮”可能會再次矗立在倫敦南部。
“水晶宮”是一家以諷刺文章著名的Punch雜誌因其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而給予的名稱。
1849年,英國白金漢宮決定,在1851年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並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
1849年,英國政府決定在海德公園南側興建一幢大型臨時建築。為避免破壞公園樹木,最終採納了皇家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水晶宮”設計方案,創造性地將花房式框架玻璃結構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使樹木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結果這座原本為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成為第一屆世博會上最成功的展品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