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考慮世界時區的人是誰?
世界各地,參加各式官方活動或會議。 Richard Mille(理查德·米勒)希望為Jean Todt這樣不斷往來世界各地的人士,提供能夠掌握不同時區時間的腕錶,因而推出了搭載國際標準時這項頂級複雜功能的腕錶:RM 58- 01。
對已經適應24時區劃分的現代人而言,很難想像過去沒有時區的年代,直到20世紀以前,全世界有各種各樣的時區劃分法。隨著鐵路和電報系統的出現,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由於時區劃分不均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層出不窮,因此,有關標準時區劃分的行動迫在眉睫。 1858年數學家Quirico Filopanti首次提出本初子午線作為24小時時區劃分的基礎,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正式確定24時區劃分,並將格林尼治定為本初子午線,並得到國際認可。但直到20世紀這一決定才為全世界所接受,並得到廣泛使用。
更多信息:
www.nee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