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拉德·倫琴(德語: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國物理學家。

1895年11月8日,時為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的他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觀察到放在射線管附近塗有氰亞鉑酸鋇的屏上發出的微光,最後他確信這是一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有人提議將他發現的新射線定名為“倫琴射線”,倫琴卻堅持用“X射線”這一名稱,產生X射線的機器叫做X射線機。倫琴的名字英文一般寫為Roentgen(德文名字Röntgen的另一種拼法),很多英語文獻和資料使用這一拼寫。 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倫琴射線直到今天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仍然是醫學診斷。用於診斷的射線強度已被大大降低,同時診斷結果可以顯示更清晰的細節。在現代數字技術的幫助下,倫琴射線診斷已經可以提供人體內部三維圖像。除了在醫學上,倫琴射線還應用在微觀世界的觀察和對太空的研究。另外一個倫琴射線的重大應用領域是材料無損探傷。使用倫琴射線可以檢測出金屬材料和焊接部位的內部缺陷。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