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茶葉事件(英語:Boston Tea Party,原稱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a in Boston),亦稱波士頓茶會事件、波士頓茶黨事件,是自由之子於1773年12月16日麻薩諸塞灣省波士頓舉行的一個美國政治和商業抗議。抗議對象是1773年5月10日的《茶稅法》,該法案允許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美國殖民地銷售來自中國的茶葉,而無需繳納除《湯森法案》規定的稅款之外的其他稅款。自由之子抵制《湯森法案》中的稅款,認為稅款侵犯了他們的權利。抗議者銷毀了東印度公司運來的一整批茶葉,其中一些抗議者偽裝成了美洲印第安人。

示威者登上船,將一箱又一箱的茶葉扔進波士頓港。英國政府厲聲回應,事件升級為美國革命。傾茶事件成為美國歷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此後茶黨運動等其他政治抗議活動皆自稱為1773年波士頓抗議的歷史繼承者。

波士頓茶葉事件是整個英屬美洲反對1773年英國議會通過的《茶稅法》抵抗運動的高潮。殖民者反對《茶稅法》,因為他們認為該法案侵犯了他們作為英國人「無代表不納稅」的權利,也就是說,只能由他們自己選出的代表而不是不代表他們的英國議會來徵稅。此外,相對於殖民地茶葉進口商,門路暢通的東印度公司已經獲得了的競爭優勢,他們憤恨東印度公司,擔心自己的生意受到額外的侵犯。抗議者在其他三個殖民地成功地阻止了茶葉卸下船,但在波士頓,陷入困境的總督托馬斯·哈欽森拒絕讓茶葉運回英國。

波士頓茶葉事件是美國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事件。1774年,英國議會以《不可容忍法案》(又稱《強制法案》)作為回應。《不可容忍法案》連同其他法案條文終止了麻薩諸塞的地方自治並取締了波士頓的商業活動。十三殖民地上下的殖民者反過來以更多的抗議行動回應了《不可容忍法案》,並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向英國君主請願廢除這些法案,並協調殖民地抵制這些法案。後來危機升級,美國獨立戰爭於1775年在波士頓附近爆發。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