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維一世(Clovis I;466年 - 511年11月27日),法蘭克王國奠基人、國王。 481年,法蘭克人部落薩利昂法蘭克人的首領希爾代里克一世逝世,其子克洛維一世繼任。薩利昂法蘭克人佔據了以如今法國和比利時邊境的圖爾奈和康布雷為中心的萊茵河下游以西被稱為托克桑德里亞的地區。克洛維一世征服了鄰近的幾個法蘭克部落並稱王。

486年,克洛維打敗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西格里烏斯,獨占整個北高盧,這一年被認為是法蘭克王國的開國之日。佔領北高盧後,克洛維皈依了羅馬天主教。 (他可能是日爾曼蠻族中放棄異教的第一人),克洛維死後,按照日爾曼人的傳統習俗,將自己的領地分給了四個兒子。形成了第一次分裂時期。

克洛維一世放棄了日耳曼人所信奉的阿里烏教派,轉而皈依天主教。這一行動在法國和西歐歷史上產生了極重要影響,也為後來克洛維一世將其統治領土擴張到原羅馬帝國高盧地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墨洛溫王朝,或梅羅文加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它存在於481~751年的西歐,疆域相當於當代的大部分法國與德國西部。 “墨洛溫”是英文“Merovingian”的音譯,其源於中世紀拉丁語,意思是“墨洛維的兒子”。相傳,墨洛溫王朝以創立者克洛維的祖父、荷蘭地區的法蘭克人酋長墨洛維的名字命名。墨洛溫王朝奠定於其第一個國王克洛維,克洛維去世後,王國被分給的他四個兒子,因而王國在克洛維之後長期處於鬆散的狀態,最終被卡洛林王朝所替代。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